刘哲玮:当教学真正激发思维
人 物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青年教学名师 人物专题 刘哲玮 法学
对大多数人来说,法学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它似乎遍及生活的角角落落,却因其艰深晦涩让人望而却步;初入法学大门的学生,有时也难免同感。来自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刘哲玮老师,便深耕在民事诉讼法领域中,从事着教学科研的工作。这位优秀的法学教师,对自己热爱的领域有什么独到见解?他的教学方式为何广受学生喜爱?他又对法学前景有何展望?
课程改革:把握问题、锤炼思维
传统法学教育将课程难度与深度作为划分标准,上课方式则主要是知识讲授与单向传递。刘哲玮很早就对这样的现状有了自己的想法。
“很多学生的确在记忆、复原、整理知识图谱上非常优秀。”然而,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批判性思维上,他们的表现却不能尽如人意。刘哲玮认为,这是因为学生在课程中缺乏对问题的敏感度,导致他们难以把握案例背后真正的价值冲突和问题所在。
以前的本科生完成概况性的基础课程后,紧接着就开始高阶专题知识讲授课。而在整个课程中,学生只扮演了高级输入机器的角色,却很少得到如何把握问题的训练,得到批判性思维的锻炼。
”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接触法学相关工作,却发现自己很难将课堂上的知识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到让教学真正激发思维?如何让学生从法律这门适用学科锻炼贴近实际的能力?
北大法学院最近十年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其中的突破口就是课程改革。刘哲玮也积极参与其中,并将其主持的课程划分为三大类型:初阶讲授课、高阶研讨课、案例研习课。初阶讲授课程侧重基础,旨在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浅显的例子帮助初入法学大门的学生建构基本框架,打好扎实基础。高阶研讨课程则被刘哲玮定性为“引导学生去思考更多内容”的小班讨论课程,而非单纯地传输高阶知识。小班研讨强调研究、讨论、提问,质言之即更强的参与感;教师在课程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力争调动所有人的批判性思维,以达到真正让学生获得训练的目的。而案例研习课作为法学院的“王牌课程”,以任务量大、训练强度高、收获极丰厚闻名遐迩。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学生们获得了高强度全方位的法律思维训练,完成了从法科学生到法律实务工作者的最后一里路。
自己看文献,很可能会陷入文献的海洋;但在研讨课中,基于扎实的基础知识,通过思维的碰撞、老师的引导,才能真正理解案例或文献背后价值冲突所在。
”刘哲玮谈及教学方法改革时,也提及互联网与科技进步对课程设计的影响。慕课的普及、疫情之后飞速发展的线上课程,都消解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以信息单向输出为主的“大课”也应当得到重新审视。“重复性强、框架固定的大课或许可以通过线上复制,或许可以被慕课取代;但小班讨论课无法被线上课程取代。高质量的高阶研讨课程、案例研习课程,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教学产品。”因此,设计出能够培养学生把握问题的能力、锤炼思维与优秀品质的课程,是刘哲玮孜孜以求的目标;他和法学院的同事们也将在这条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在实战中追问人性,在交流中教学相长
在课程之余,刘哲玮还指导法学院的同学积极参加课外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对此,刘哲玮提到,“鼓励同学参加此类活动有助于学生提前理解法律工作的特殊性。”如模拟法庭中非胜即败的对抗性,体现了争议解决律师工作的特点。在模拟法庭中,学生们不再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待案件,而是真正去操作一个案件并设计诉讼策略,在其中能够切实体会到压力感和对人性、灵魂的拷问,学会在个案中作出价值的选择平衡。同时,在此类团队性的工作中,学生的协作能力能够得到锻炼,这也是刘哲玮鼓励学生参与的初衷之一。此外,刘哲玮指出,不应将在此类竞赛中获得的荣誉看得太重,真正的重要的是参与其中得到的团队感、获得感以及协作、分析案件能力的提升。
除了科创竞赛,刘哲玮还为学生开设课外辅导,通过组织学生读书会、案例报告会、职业规划沙龙等形式的第二课堂与学生保持高频度接触,全面关怀学生。提及学习方法时,刘哲玮笑着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跟聪明的人聊天、讨论问题。”他认为单纯依赖课程上老师讲授的内容,学生能够学习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通过读书会等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从老师的讲授中汲取知识,更可以接触到优秀的学长同侪,在讨论与思考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学习前辈经验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那条路,从而更快地成长。
在种种活动与交流中,学生们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刘哲玮就在见证学生的成长中感受幸福。他坦言道,做北大教师是一件幸福的事,幸福不仅在于能够遇到很多优秀的学生,更因为可以帮助学生们看到更高的天空,取得比一个北大教师更大的成就。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梯子,帮助优秀的人成长,是一件幸福的事,这也是许多北大教师都能够体会到的幸福感。
“法律人”与“懂点法律的人”
法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法学院传统课程以培养学生法律思维为主,即便是为本科不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法律硕士项目,也希望用3年的时间培养出具有专门法律思维的北大法律人。然而,刘哲玮老师对此有自己的设想。他认为除了在既有的教学项目之外,或许还可以有新的思路。
法律人的专业思维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刚需,但他们需要知道哪些问题需要借助法律人的专业知识才能解决。
”技术人士或管理人员,并不需要成为律师,不需要成为“法律人”,但需要成为“懂点法律的人”。他们需要有一定的法学知识背景,能够和法学人“对上话”,从而能够准确地向专业律师提出问题,进而实现有效沟通。
刘哲玮指出,在中美贸易战之后,各方面摩擦加剧的大环境下,培养“懂点法律的人”一类的项目,市场需求将会很大。然而,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所学校为这种社会需求提供配套的法学教育项目,开设相关课程也并无先例可循,需要调查大量的受众与用户,并与市场充分磨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当刘哲玮被问及“是否有前景”时,他自信地笑着回答:路虽长,但这一项目本身对国家和社会都很有意义,北大法学院当仁不让,值得花功夫去做。
当教学真正激发思维,学习的意义才真正自彰。法律人的培养绝非易事,需要多方面持之以恒的训练。令人欣喜的是,在包括刘哲玮在内的众多法学院老师的倾心付出下,北大法学的教学改革不仅获得了成功,还被其他学校,甚至其他学科借鉴并推广。能够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梯子,帮助北大优秀的学生成长,庶几是支持刘哲玮一路前行的最大动力。
受访者 | 刘哲玮老师
采写 | 黎子承、刘慧玲
编辑 | 唐儒雅
图片由教师提供
推 荐 阅 读